新闻 中心

把“世界光谷”建设推向新高度

2022-04-27 10:04

(转载自湖北日报)

光谷30多年高质量发展,其成功的基因密码和制胜关键正在于科技创新。踏上新征程,建功新时代,光谷作为“武汉副中心”、作为国家重要高新区,必须坚持把推动科技创新、引领创新发展作为光荣的职责使命、重大的政治责任和强劲的发展动力紧抓不放。

“光”是30多年来东湖高新区培育发展的特色产业,已经成为光谷优势产业的品牌代称。“追光”就是要继承和发扬“追光逐芯”的优良传统,继续以“铁棚”精神培育发展优势产业,做优做强以光芯屏端网、生命健康为主导的特色产业,前瞻布局人工智能、脑科学等未来产业,让光谷的产业特色更特、亮点更亮、优势更优。

城市是现代经济运行的主轴,也应该是人类生活栖息的温馨家园。光谷作为武汉副中心,作为高新技术开发区,既要勇担科技自立自强国家使命,也要在城市有机更新、精明增长方面走在全国前列,拥有国际格局、展现区域担当、建设人民城市,推动科产人城深度融合,力争成为超大城市治理标杆区域。

在湖北省域发展战略布局中,武汉城市圈是核心经济区域,武汉是核心增长极。在这个发展格局中,东湖高新区锚定“武汉城市副中心”的基本定位,坚决扛起自主创新的重大责任,加快构建创新高地、产业高地、人才高地,推动科技创新这一“关键变量”加快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“最大增量”、新兴产业的集群优势加快转化为综合实力的竞进胜势,稳步提升光谷的产城融合度、城市承载力和形象美誉度,聚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,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“世界光谷”。

打造创新涌动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“科学之城”

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。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,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火炬。光谷30多年高质量发展,其成功的基因密码和制胜关键正在于科技创新。踏上新征程,建功新时代,光谷作为“武汉副中心”、作为国家重要高新区,必须坚持把推动科技创新、引领创新发展作为光荣的职责使命、重大的政治责任和强劲的发展动力紧抓不放。今年,东湖科学城建设要取得突破性进展,全球光电信息、生命健康、碳中和工程、智能制造等四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效推进,新增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,高企总数超过5400家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超过15%,力争实现“举旗帜、打基础、筑支点、树形象”的年度目标。

要实现新的奋斗目标,必须强精神、重实效,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和独门绝活。要以“担使命、挑重担、打头阵”的责任担当,以“坐不住、等不起、慢不得”的紧迫意识,将东湖科学城建设作为头等大事、首要任务,深入开展科学城建设攻坚、创新主体能力提升、科技成果高效转化、科技企业精准培育四大行动。目前,科学城核心区“两横一纵一环”主干道路建设全面铺开,未来一路主线通车、豹澥湖水上交通临时通航,大科学装置、科学社区等项目加紧推进;光谷实验室运动与健康智能化技术等7个技术创新中心正式组建;珞珈实验室聘任21位首席科学家和兼职研究员,立项科研项目20余项,“启明星一号卫星”发射成功;江城实验室新策划科研项目10项,集成电路中试服务平台已启动中试服务;以丁烈云院士牵头的数字建造和以周济院士牵头的智能数控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;光纤激光器等3家省级产业创新联合体获批组建。武汉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库、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投入运营,武汉量子院注册成立并启动建设,武汉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揭牌成立。这些具体工作的落实,必将为“科学之城”的建设,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。

打造产业高端、具有区域辐射力的“追光之城”

“光”是30多年来东湖高新区培育发展的特色产业,已经成为光谷优势产业的品牌代称。“追光”就是要继承和发扬“追光逐芯”的优良传统,继续以“铁棚”精神培育发展优势产业,做优做强以光芯屏端网、生命健康为主导的特色产业,前瞻布局人工智能、脑科学等未来产业,让光谷的产业特色更特、亮点更亮、优势更优。总的目标是,推动坚持“强芯聚力、以数赋能”,加快构建“两强带动、两新融合、抢抓未来”的“221”现代产业体系,做大做强光芯屏端网、生命健康两大支柱产业,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与新消费两大新兴业态,前瞻布局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、脑科学、空天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一批未来产业,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取得明显成效,地区生产总值向3000亿元目标冲刺,占全市总量的比例力争达到15%,综合实力位居国家高新区前5位,努力实现“高开高走、领跑奋进、再续精彩”的高质量发展年度目标。

高质量发展是具体的。建设“追光之城”也必须落实落细,项目化、清单化,照图施工,步步为营。当务之急、之要,是紧紧围绕高质量项目引领,积极策划推进项目落地建设,一季度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9个,总投资648亿元。筹划推进激光、集成电路、新型显示、数字经济、创新药等五个特色产业基地建设,规划约3600亩光谷国际绿色激光产业基地启动建设,签约项目金额约200亿元,5个重大激光产业项目集中开工,开工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;加快建设中国船舶通信研发基地、武汉南瑞智能制造产业园、中国电科院武汉科研基地、中国核电创新研究基地、封测基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。今年一季度,全区市场主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,累计新登记市场主体17558户,其中新登记企业5358户,同比增长67.44%;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27.1%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2.7%,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.3%,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17.0%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17.7%;全社会用电量26.41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4.73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1.8%,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14.69亿千瓦时,同比上升20.6%,占全社会用电量55.6%。要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落地,把项目变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发展基地,把一个个基地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点,把一个个增长点汇为光谷的产业胜势、优势。

打造产城融合、具有国际吸引力的“向往之城”

城市是现代经济运行的主轴,也应该是人类生活栖息的温馨家园。光谷作为武汉副中心,作为高新技术开发区,既要勇担科技自立自强国家使命,也要在城市有机更新、精明增长方面走在全国前列,拥有国际格局、展现区域担当、建设人民城市,推动科产人城深度融合,力争成为超大城市治理标杆区域。至2021年底,光谷常住人口达到118.38万,较上年增加16.77万,呈现人口加速聚集的势头。人口的加速聚集,特别是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,更对“宜居”软件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光谷必须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,加大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的软件建设,以人为本,把“人”作为服务的中心,充分运用科技手段,全面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,丰富文化精神生活,美化栖居家园,建设“宜居、绿色、韧性、智慧、人文”光谷,打造创新创业者的“向往之城”。

实现这样的目标,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,坚持系统思维,坚持尊重规律和客观现实,坚持敬畏历史、敬畏文化、敬畏生态等6项原则,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,全面提升智慧管理水平,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持续优化升级,形成八方英才“慕名自来、纷至沓来、近悦远来”的磁场效应。

面对人口加速聚集,必须深化改革,创新工作方法。东湖高新区应围绕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,立足“小网格”、融入微服务、实现全覆盖,统筹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。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全面城市体检,做到因城施策、因地施策;要坚持“山水为脉、历史为魂、以人为本”总体设计方向,发挥好多个层级城市设计作用;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存量提质和增量发展并重,实现城市结构优化;要加强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,擦亮“龙泉”名片,建好光谷文化中心、光谷书房等文化设施,保护好工业遗存,让光谷充满书香气息、文化味道、追光韵味;要形成全天候、系统性、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,提高城市安全韧性;要推动光谷绿色发展,增强城市整体性、系统性、生长性;要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的集成、联通工作,努力打造安全、健康、宜居的活力新城和美丽光谷。

目前,光谷城市书房、光谷音乐厅、光谷大剧院、社区邻里中心等一批城市功能提升项目加快推进,高新大道改造主体工程完工,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靓丽呈现,“黄金十字轴”城区主框架见效成势,大气、水体等主要生态质量指标全面达标,人居环境明显改善。有了梧桐树,必有凤凰来。要通过多方面扎实的工作,使光谷成为吸引海内外金凤凰的巨大梧桐。


OA系统 学习平台 科投社区
返回顶部
给我留言

验证码:

看不清换一张